close

李麗玲  

榮獲『新北市響應2015年國際身心障礙日【身心障礙福利有功人員】

愛智發展中心教保員 李麗玲

  和「第一」結下緣分,始於一個便當。幼保科高二那年,老師帶我們去參訪「第一」,離去前每個同學都買了智青(心智障礙青年簡稱)做的便當,我的感動是在吃便當的時候開始發酵,我感覺那個便當就是特教施展魔力下的產物,它讓一群智青的生命閃閃發亮。

  高三我選擇到「第一」實習,畢業後直接留在「第一」工作,從事特教工作19年,我帶的都是學齡前的小朋友,早療有時效性,錯過了就只剩遺憾,對家長而言是很大的考驗,沒有人天生就會帶小孩,我同理家長的辛苦,所以我選擇做家長的後盾。

  前幾天我收到一則簡訊,是一個媽媽跟我分享女兒成績進步的好消息,我看了心頭暖暖的。這位媽媽當初帶著兩個語言和認知遲緩的女兒來中心接受療育,心力交瘁的模樣很讓人心疼,我介紹她去看免費的心理諮商,看了幾次之後她跟我說:「我寧願講給你聽。」她真的把我當朋友。他們家經濟有困難,我會添購一些教具讓媽媽帶回去陪女兒練習,也會跟同事募一些小女生穿的二手衣,幫不了太大的忙,但我還是想盡力去做,因為那段時間我是她心裡很重要的依靠。有幾次我看小孩狀況不錯,我就請媽媽去外頭散散心,順便喘口氣。一對一教學,老二我帶了一年,老三我帶了三年,上小學前評估兩個人能力,已經趨近一般生,媽媽終於鬆了一口氣。

  把小孩帶來機構上課的家長大多有警覺心,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那些出不了家門的孩子,因此這幾年「第一」開始到偏鄉進行「到宅療育」服務。記得八里有一戶隔代教養家庭,第一次去雙胞胎兄弟躲在房間不肯出來,第二次他們從樓上丟拖鞋下來歡迎我,第三次在睡覺硬被阿嬤叫起床,第四次不必勞煩阿嬤,老早排好桌椅乖乖等我到來,那一次讓我格外開心的是看見阿嬤少見的笑容。阿嬤很少帶兩兄弟出門,生活太封閉導,致他們學習能力低落,我沒有責怪阿嬤,而是帶著阿嬤一起做,當阿嬤看見孫子生活常規被建立,學會乖乖吃飯、自己去廁所小便...,自然而然就會照著我的方法去做,我一直跟阿嬤說:「你好棒」,阿嬤就越有信心。不久之後我就發現阿公和阿嬤時常帶著孫子出門,還曾去過動物園,也帶孫子去醫院做評估、接受進一步的療育課程。「到宅療育」的目的不只是把資源帶進家裡,更希望鼓勵家長出來,家長願意求救,孩子才有希望!

  「老師謝謝你,我的孩子進步了!」每回聽到家長的這句話,心裡總會覺得蠻幸福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