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內針對腦性麻痺及其他神經動作有問題的患者,醫療復健專業人員臨床上運用多元的醫療復健模式,包括藥物治療、神經發展治療法(Bobath/NDT)、輔以達治療法(Vojta)等治療手法、肉毒桿菌的注射、ITB治療等、甚至也開始應用臍帶血幹細胞神經細胞的修復治療…等來處理核心的動作障礙及伴隨的癲癇問題。針對常見腦性麻痺者併存的智能障礙、感官損傷、語言障礙等則需仰賴專業團隊如: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及特殊教育老師等單一或多專業人員的介入,專業團隊人員的溝通協調包括多專業、跨專業合作等模式,以有利改善腦麻者的生活照顧、教育訓練、生涯輔導以及動作功能的提升。
前述醫療復健和團隊合作模式中較鮮為國人所知乃是「引導式教育模式(conductive education)」,本模式融合了神經學、復健技術、心理學及教育的廣泛知識,1945年由匈牙利的彼圖醫師(Dr. Andras Peto)創建,強調全人觀點、團隊合作、串連整日活動、治療環境與活動誘發學習動機、以及言語和韻律的合併運用等要素。目前,全世界歐美澳洲皆有國家採用,亞洲地區的日本、以色列、香港也推行多年此模式或遵行此模式的部分原理,中國也正在大量設立引導式教育機構,台灣則由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於1995年向香港及匈牙利學習及引進,17年來始終不間斷的運用於幫助腦性麻痺及其他神經動作有問題的幼兒,近年承蒙瑞銀集團的支持進行實證研究,極願意和各界專業人士分享,故擬辦理國際研討會,邀請第一個在華人地區導入引導式教育的香港耀能協會及以色列引導式教育專家、國內資深小兒物理治療專家以及本會引導式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參與演講。此外,本會基於關心腦性麻痺患者的生涯發展,乃邀孫嘉梁博士(本身為腦性麻痺患者)參與分享其奮鬥爭取獨立生活的心得與建議,並於會中進行座談會讓演講者及與會者一起討論目前腦性麻痺成人面臨的獨立生活困境與協助脫離困境之策略。
        本次是國內首次正式介紹引導式教育模式及介紹其他國家地區推展引導式教育的方法及成果給台灣相關領域人士,以引導式教育的核心理念出發,透過精彩演講、影片及座談,期能讓關心腦性麻痺及其他神經動作有問題的嬰幼兒與成人齊聚一堂,思考未來台灣相關的復健、教育、獨立生活訓練及輔導的有效執行模式或策略,精采可期。
一、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二、協辦單位:
  1.香港耀能協會(SAHK):協助邀請他國講師及設計課程
  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3.臺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
三、贊助單位:瑞銀集團
四、研討會時間:2013年4月20日至4月21日(週六、日) 9:00~17:00
五、研討會內容及講師:詳見報名簡章
六、研討會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一樓演講堂
七、研討會參與對象:台灣與香港復健或神經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特教老師、教保人員、社工、腦性麻痺人士及其家長等,預計130人。
八、研討會費用:
每人每日新台幣1,000元整,兩日合報優惠價新台幣1,800元整,包含報名費、講義、茶點及午餐。
※優惠方案:
3月29日(五)前報名者,每人每日900元,兩日合報1,500元。
九、教育積分:
1.職能治療師(生)/物理治療師(生)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
2.其他相關專業繼續教育積分需自行申請
未盡事宜,敬請參考報名簡章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yi 的頭像
    diyi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心智障礙者快樂成長園地

    di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